《老老恒言》

  1. 内囊枕的定义?
  2. 古代人怎么去除头上身上的小动物?
  3. 有关中医的名人名言和诗词有哪些?

内囊枕的定义?

   枕内囊物,又叫枕芯。一般来说枕芯松软,睡起来舒服。枕头太硬会使头部和颈部与枕头接触面积小,使头部不适,甚至引起枕神经痛;太软,枕头不能保持一定的高度,头颈得不到适当的支持也会感到不适。

《老老恒言·枕》说:“囊枕之物,乃制枕之要。绿豆皮可清热,微嫌质重。茶叶可除烦,恐易成末。惟通草为佳妙,轻松和软,不蔽耳聪。《备急千金方》云:‘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能息心,自暝目。枕头软者甚多,尽善无弊殆,莫过通草。”

现在人们所用的枕芯多是荞麦皮、木棉、羽***、稻谷壳、蚕砂等,各有不同的适应人群。

《老老恒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人怎么去除头上身上的小动物

和现代人一样,主要是靠洗了啊!

唐朝时,人们又在澡豆的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制成了“胰子”。胰子在化学组成上和今天的香皂极相近。而且,产品种类更是多样,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与今天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肥皂已颇相似。

还有皂角,它是皂荚树的果实,里面有胰皂质可供人们去污用。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或泡在水中,直接用粉末或涂抹皂角水。唐朝以后皂角的使用慢慢普遍了,使用皂角水洗涤的头发,干净乌亮,略带芳香味,很受年轻女性喜欢

《老老恒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来看外国古人的经验。古希腊时期,受两河流域的影响,欧洲人洗澡用的是橄榄油混合草木灰调和成的糊状物皂,后来古罗马人和***人也继承了这一习俗,罗马人甚至发明了这种糊状物的固化方法,这也是最早的肥皂。

由于以前的人们卫生条件较查,再加上药物的稀缺,头上都会长一些***。比如常见的虱子,跳蚤,蜱(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草扒子。今天我们就以虱子为例,了解一下古人是怎么去除虱子的。

一,使用篦子。篦子是一种比梳子

《老老恒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齿缝更密集的梳头工具,人们的衣着和头发中常生虱子——轻轻地篦头,也起按摩头皮、舒筋活络的作用。再者篦子除了去除虱子的,还会将大量的虱子卵篦子去,以减少和消灭虱子。

二,人们之间互相挑拣去除,比如在闲暇的时间,像动物在一起一样,互相帮忙书记毛发,去除头发上的虱子,减轻人们的痛苦和降低虱子传染疾病可能性。

三,***用中草药去除的办法。条件好点的古人用百部治疗虱子。具体治疗方法就是适量的百部用水煎取药液,然后进行洗头,然后再用沾有药液的毛巾对头发进行包裹,最好是包裹24小时之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除此之外,也可以用硫磺杀死虱子。

四,煤油。当煤油出现时,有人也会用煤油洗头或者浸泡衣服,来去除虱子等***。

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由于古代的人们普遍条件差,所以对这些***没有完全消灭。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人们注意个人卫生,这些***在人身上基本已经消失了。

有关中医的名人名言和诗词有哪些

岐伯曰: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李时珍: "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黄帝内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这是《本草纲目》的“枸杞篇”,收集的是唐朝刘禹锡的诗作。刘禹锡不但是诗人,而且颇通医理中药,著作《传信方》。

《本草纲目》中曾引据了古今经史四百四十种,其中包括不少著名诗人的诗词著作。

以前我们村有个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中医生收了一个徒弟,专门跟他学中医知识,这学徒很勤奋,学习三年,对中医的望、闻、问、切,药剂搭配都运用自如了,通过简单的考试,老中医告诉徒弟可以毕业了。

这个学徒在学习期间,发现了老中医的一个秘密。由于他儿子经常出门在外,老中医和他儿媳妇关系非常暧昧,走时,用中药名写了一副对联送给老师:

上联:枸杞巴豆红娘子,

下联:牛夕附片白头翁。

(申明,此文纯属故事,不真对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tchenconsultech.com/post/3477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