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饮食养生原则

  1. 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这体现了孔子在进食的什么思想和原则?
  2. 七不择食八不择饮出自?
  3. 孔子喜欢吃什么东西?
  4.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两个欲望如何节制?

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这体现了孔子在进食的什么思想和原则

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二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三不:食不语,寝不言、席不 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客。

孔子饮食养生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不食:食饐而餲,鱼馁④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七不择食八不择饮出自?

七不择食八不择饮是由《论语》中的一句话引申而来,表达了一个人不挑食和饮食习惯随意的意思。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周围的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健康饮食,追求营养均衡,不乱吃乱喝,保护自己的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饮食环境卫生,不随意乱吃和吃未知来源的食品。只有正确理解和坚持健康饮食的原则,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孔子喜欢吃什么东西?

孔子最爱吃的大概就是肉。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孔子吃肉的事。

孔子饮食养生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当时的权臣阳货想召见孔子,孔子不去,便赠送给孔子一个蒸熟了的乳猪。一方面,按照当时礼制,大夫送给士礼物,士要亲自拜受,阳虎由此想逼孔子见他;另外,专门送孔子蒸乳猪,想来也是投孔子所好。

从《论语》中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孔子关于饮食的观点。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粮食不嫌舂的精,鱼和肉不嫌切的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食的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孔子饮食养生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两个欲望如何节制?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说白了就是:渴了喝,饿了吃,男欢女爱,是人的天性。

这话,有道理。人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终究不能挣脱动物的本能。吃喝、情爱与***,是人的本能,是为了延续物种。

正如恩格斯所说:

人永远摆脱不了***。人之为人,在于少些***,多些人性。

人性,就是不能任***泛滥,就是要“束心”,节制自己的欲望;就是要守法,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胡作非为。

吃饱了喝足了,就别再胡吃海喝了;吃太多,伤身;喝太多,伤身又伤心。

人而无情,不知其可!但是,别当西门庆!

西门庆,没有多少情,心里只有性。

西门庆,***多于人性。

《***》里说:“***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如何节制“饮食男女”这两个欲望?

我国历史以来的大圣人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诚我们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的最大欲望只有两个,一是饮食(吃饭),二是男女(***)。这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有了这两个欲望,又基本满足了这两个欲望,人才能生存,人类才能传承延续下去。

虽然饮食男女是人的基本的欲望,也是必须的。但还是应该有所节制,不能任性恣意,没有饱足。

比如饮食,在吃的时候你只能吃八分饱,不能吃十分饱,如果顿顿吃上十二分饱,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得胃肠病的。饮食中,你更不能吃得太好,太营养。顿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摄入超量的高脂肪高蛋白,你的身体也会受不了。你会早早地得”三高。”

在男方面,更是要节制。二三十岁的人,一周行房事三四次也就够了。四五十岁的人,一周两次也就够了。六七十岁的人,半月或一月一次也就够了。七十岁的人,不行房事更好,所谓冬藏也。

不能餐餐美酒,夜夜笙歌。色字头上一把刀,恣意妄为,纵欲过度,会早早的要了你的性命。

更不能今天偷这个,明天嫖那个。人毕竟是人,是高等动物,不能像低等动物那样,随心所欲。那样的话,世界上就乱套了。世界上为了女人,也打了不少的仗。如果现在还是这样的话,动用核武器,就会人类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tchenconsultech.com/post/2762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