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1. 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有效帮助、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呢?

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有效帮助、引导孩子学习生活呢?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同的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1)在一岁前的孩子,父母要无条件的接纳,尽量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养育的重点是喂养,无条件的给予孩子满满的爱。

(2)两到三岁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同时要建立规矩。适当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孩子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三到六岁的孩子,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日常常规。

(4) 小学阶段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5)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要再唠叨孩子,充分的给予孩子空间,朋友一样跟孩子讨论问题。

孩子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的是,自己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角色和定位。这是关键。

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对自己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能发挥的作用不清楚,也很容易错位,进而用错力气。比如,陪写作业。陪写作业,恰恰不该是家长着重用力的方面。陪写作业搞不好就成了既伤自己又伤孩子的双输战争。家长气的不行,孩子烦的不行。我是不赞同家长陪写作业的。没人喜欢别人的“监看”下做事情。作业要家长陪,潜在的逻辑就是不相信孩子,觉得靠孩子自己不行。可是,作业的主体是孩子,这会挫伤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作业是给父母写的,因为父母比我还着急呀。

要实现岁月静好,是家长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习惯养成和氛围营造。

孩子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习惯的养成,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一是对孩子在习惯上有明确的要求,并在养成习惯的前期多下功夫去坚持。而对于具体孩子事情完成的如何,在习惯未养成之前,可以先不用太过着力。待建立了好的习惯,再去关注结果。这是家长普遍容易出现的误区,很容易被具体事情的结果牵着鼻子走,比如一次作业的对错,结果忽视了孩子的习惯。

2. 氛围营造,其实就是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无声,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产生较强的心理暗示。比如,给孩子一个固定、安静又敞亮简洁的学习区域。把家里的电视,别放在客厅的重要位置,而是放在老人的卧室。在客厅中,打造一个读书角。在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段,大人也读书或工作,营造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人会根据环境给的信号,形成一种反射反应,自然的展现出自己的不同侧面。这是大多数人的正常反应。当年***主动到闹市区去读书,是为了磨练意志力。而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意志力,是没有那么坚强的。所以,营造环境,就是给孩子设置一个安全区,帮助他屏蔽干扰,增加外部的正向影响

家长的努力,应多用于关键之处。生活和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家长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影响者的角色,切不可越俎代庖。一旦错位或越位,家长和孩子双方都受伤。习惯养成和氛围营造,恰恰是家长作为帮助者和支持者,最能发挥威力的方面。


教育的根本在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作为监护人,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优质的成长环境,物质环境的优劣尚在其次,主要是精神环境要绝对保证。“静以修身”,闲事,琐事,闲嗑,废话等是非恩怨的声音,要尽可能止住,绝口不提,让自己成长,也给孩子做好榜样,这就是“言传身教”,孩子自然就会“耳濡目染”,教育本来就很简单,做好自己,呈现出一个“大仁大义”的威严形象,孩子也错不了。不要表里不一,嘴上讲那么多,却满身劣性劣习,孩子怎么会信你,肯定会被误导。提升自己的品味,境界,多读“圣贤书”,多学“古圣先贤”,人伴贤良品自高,闲书,杂书,当代的作品少看或不看,没什么营养。习性很难改掉,慢慢来,如果自己的言行暂时难以提高,那也要做到静口。止住那些不好的声音,不好的习惯,会误导孩子。总而言之,教育孩子的根本,就是“做好自己”,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样子,你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身体力行的去引导,千万不要只是放在嘴上,每天说个没完,其效果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tchenconsultech.com/post/2602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