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变化与健康绘画作品

  1. 有哪些你认为非常压抑又病态恐怖的顶级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2. 绘画中,如何把握色彩静物和环境色?

哪些你认为非常压抑又病态恐怖的顶级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我认为以下几位***的作品都挺压抑病态恐怖的。

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凯绥·珂勒惠支(图1图2)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图3图4)

环境的变化与健康绘画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图5图6)

中国徐渭,朱耷(图7图8)

这些***作品的好就好在,看他们的画作会有种扑面而来压抑感,那是画作者的切身感受,跟他们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而通过他们画作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画家的感受,不需要过多的“作品简介”。

环境的变化与健康绘画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用“相由心生”这个成语进入这个问题,就更容易阐述清楚题主所描述的问题。

就拿绘画作品来说,绘画是作者心相的外在流露,画家平日的所思所想,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是通过绘画这个外相体现出来的。如果不了解画家的心相,就很难看懂他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自画像

环境的变化与健康绘画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绘画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绘画流派百花齐放,一步步颠覆了传统的古典画法,涌现出一个个特立独行,拥有强烈现代意识的画家。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了一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1890年——1918年),他以28年的艺术生涯,为西方绘画绽放出一朵朵璀璨之花。

《母子》

但是,他的绘画在当时很难让人理解,根本原因是他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很深,不是从形貌,而是直接从精神层面来展现众生相,刻画众生精神上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他产生这样的艺术理念,跟他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也跟“表现主义绘画”本身的探索方式有关。

《发呆的男子》

这样的作品应该有很多,比如国外的席勒,蒙克,梵高 。中国画家里面的八大山人等,当代艺术里面就更多了。

压抑病态是一种情感,和阳光健康向上一样是人情感上的外在表现,是人性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精神里面都有,所以是艺术无法回避的。

关键是要表达出真实,合理。在艺术形式就会是美的,就像文学艺术中的悲剧一样,表现得好有时候会比喜剧更具有感染力。

我们得承认人类是不完美的,病态也是一种常态,不掩饰,直面人性的弱点,是走向强大的的关键。


事实上,在艺术领域,有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是印象派***梵高,另一个是抽象派***毕加索,这两个人的作品就非常压抑和病态,如梵高蓝色调的星月夜,很忧郁,很深邃。毕加索的四个情人画像,看起来四不像,其实都是他的极度压抑心态的反映。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当然有了!通过赏析,人们可以以小见大,不仅可以了解艺术***的心情,而且还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基本情况。总的来说,人有悲欢离合,赏心悦目的作品固然让人欣喜,看得多了也一样会腻,偶尔看一看压抑的病态的作品,也让人有所感悟。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萨尔瓦多 达利,创作于1936年的《内战的预兆》。扭曲且被割裂的肢体,占满了整幅画作,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关键是背景,他又用成干净的蓝天白云。这种反差,太让人憋屈啦!

他在描述这场血腥惨烈的战争,将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活在当下的人,却要无奈、痛苦、憋屈的接受!

看完这副画,总是要深深地呼一口气,把心底那股郁闷压抑的感觉,全部给释放出去!


绘画中,如何把握色彩静物环境色?

对初学画者,刚接触绘画,在观察习惯上描绘的静物时候容易孤立的看各个物体,美术课上老师总是会强调整体,整体的观察,这就是在说不仅仅是环境色,而是把所有需要描绘的物体全部放在一起观察。

自然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存在的,这个本质哲学和绘画和一切学科都是一样的道理,在同一个空间中的静物相互间的色彩在光线下必然会相互反射,相互融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色。能不能把握住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空间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颜色变化,关键是整体观察,对比着看,打个比方,一个红色的苹果🍎整体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红色的色相,那么当你描绘的一组静物,比如蓝色的罐子和白色的盘子再加一块浅紫色的衬布,在正常的白天光线下,那么所有这些物体会相互作用和影响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大的紫色的调子【大的色相】蓝色的罐子上会因为苹果的红而往紫色里靠,苹果的红会在罐子的蓝色作用下也往紫里靠,白色的盘子更是反射周围的物体而靠近它们的色相。因此我们描绘的物体已经不是单个我们概念中的固有色了,也正是因为大自然中这样的“大杂烩”才会有无穷的变化,创造了这多姿多彩的世界。


环境色,顾名思义,是周围环境对静物的色彩影响,要把握好,其实个人觉得有几点; 1、首先是大环境,画面的色调,在偏暖还是偏冷的环境。

2 ,周围物体的颜色对其影响,比如物体在一块大红色布面上,那么红色必定会对其产生影响。

3,静物本身的色彩及质感,比如玻璃质感,陶土质感,等,反射的环境色都应该要考虑到。

最主要把我静物的环境色,除了以上几点,个人觉得还是要凭值得色彩感觉。和控制色彩的努力。因为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有了光才有颜色。所以没有什么具体的套路。感觉最重要。也最难。(哎呀,申请个号还要验证考核,头条,服了你了)

色彩后面暗一些,冷一点,颜料薄一点,甚至灰一点,但别脏。对比不能强,比如说有一个布纹,你要淡化它的明暗关系,不然就会跳。而前面的和主体物就要对比强一点,特别是遇到深色罐子。如果是有好几块布,布与布交界出很重要,后面的可以在画完后用笔蘸少量水给它揉一揉,让它虚掉,前面的,一定要加强上面一块布的投影。后面静物的塑型也可以松一点,前面的刻画要好。罐口的塑造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环境色的话。它是相邻两个物体间的影响,玻璃或上釉的反应的会比较多。只要画完后在物体身上受影响的位置用飞白的效果拉一道就行了。如果在暗部的话就调灰一点再画。(我有一个同学话上釉的罐子时把周围水果的反光都画在罐身上,超逼真的。但别学,他花很久时间的。)一些不太会反光的像布之类的只要在相接出用固有色加环境色调一下,至于环境色加多少,要自己试。既不能改变固有色,也不能没反应出来。

在绘画时,首先得定个大的基调,如,冷色调,暖色調,然后画的过程始终围绕这个基调进行,这样便于色调统一。初学者,看不到这些颜色,他们大多只看到物体的固有色,而忽略了环境色,这时,如果绘画者色彩感觉好,可能会画出漂亮的色彩,如果色彩感觉不好,咋办?这就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物体间的色彩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呼应,相互协调。而这个理论就是色彩属性,(色相,明度,纯度)理解好补色,类似色,对比色之间的关系,一切就自然okay啦。

对于绘画者而言,特别是初学者,掌握色调的冷暖至关重要。今天以水粉画为例简单说下。

素描锻炼的是理性思维,水粉锻炼的是感性思维,只要色彩感觉好,对色彩敏感,有了素描基础,画水粉就要轻松多了。

首先,观察一组静物要掌握住主色调。就是静物的颜色是以冷色为主还是以暖色为主,台布是偏冷色还是偏暖色。掌握了主色调也就掌握了主基调。

再者,观察单个物体本身的颜色变化,包括亮面、暗面、反光、投影部位,物体受台布环境色的影响程度,以及和其它物体之间颜色影响的程度。

还有就是光源问题,自然光一般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处理,自然光条件下物体基本保留着本色,色彩关系不存在太多干扰。但如果是灯光光源,静物以及台布就会受到一定的色彩干扰,如果是白色光源,整个静物主体颜色就会偏冷一些;如果是***光源,就会偏暖一些,因此,要灵活掌握。

在正常情况下,物体亮面要比暗面偏暖一些。物体投影部分受台布的影响较大,但投影一般也是要比受光部分偏冷一些的。投影的颜色变化主要来自台布本色以及受物体的干扰色。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tchenconsultech.com/post/2501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